導讀Introduction
近年來,綠色建筑技術已經成為我國一種新興建筑技術,對建筑行業有著很大的影響。其內包含了節能、節水、綠色技術以及環境的應用,本文通過對綠色建筑的相關理念進行分析,結合綠色建筑的實際應用情況以及綠色建筑的評估機制,具體分析綠色建筑對建筑行業的影響意義。同時,還將具體分析綠色建筑技術和綠色建筑材料的具體應用。
1.引言
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腳步的不斷加快,綠色建筑行業也在不斷地發展. 在當前和諧生態環境下,我國建筑設計也在向著人文環境、能源利用、環境保護以及舒適度等方面進行發展,同時也會結合新型建筑技術進行建設。綠色建筑是源于普通建筑而高于普通建筑的建筑觀念,在建筑技術和建筑觀念上面更加符合現代化人文社會氣息和文化理念。
2.綠色建筑理念
2.1
綠色建筑運用理念
建筑能耗是綠色建筑十分重要的控制指標,嚴格控制著建設過程中不同環節的最大允許能耗標準.其主要控制指標有以下幾種:(1)控制建筑物能量的總消耗;(2)
控制建筑物相關圍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指標;(3)
以在建建筑物的建筑面積或者建筑物的體積等指標作為建筑物能耗的控制標準,主要表現為綠色能源的研發和能源的再利用等.當前多數采用遮陽技術、溫室效應以及余熱回收等方法減少建筑物的能耗.相關數據表明,當前多數建筑物為高能耗建筑,其中建筑能耗占建筑行業總能耗的25%,綠色建筑的采用可以在原有建筑物能耗的基礎上降低70%~80%。
2.2
綠色建筑發展理念
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發展主要向著節約資源模式發展,通過控制能量資源減量和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減少對垃圾的排放以及利用地理環境和周邊可以用的自然資源實現良性的有氧循環,充分體現綠色建筑發展的新型理念.并體現出“以人為本、因地制宜、整體生態化設計”的設計理念。實現人與自然、人文之間的共同協調發展。
3.綠色建筑實際應用
3.1
工程概況
在設計應用中,本文主要以浙江建設職業技術學院培訓中心為案例進行說明本工程為二類公共建筑,耐火等級為一級,共8
層,建筑總高度為31.3米,建筑面積為13380㎡.建筑物周邊有實訓大樓,學生宿舍、教學樓、食堂等建筑物.在設計過程中,根據建筑物周邊實際情況和地區地理氣候條件等完成的公共建筑建筑物能耗達到節能標準的60%,屬于國家《綠色建筑評價標準》綠色建筑。
3.2 工程綠色建筑技術應用
表1 建筑工程節能技術的應用范圍
在本建筑工程中應用了多種綠色建筑技術,其中主要包含了遮陽一體化設計、地源熱泵空調系統、溫濕度獨立控制系統等[6].其應用范圍詳見表1。
3.3
工程綠色建材應用
本工程中選用的綠色建筑材料依據是《浙江省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燃燒等級均為A
級.其詳細參數和標準見表2 分析。
表2 建筑材料熱工參數
本工程中選用了較高質量的管道材料可以降低管道的損壞,選用較高質量的燈具可以有效集中對燈具的控制,降低電能的消耗;室外管網采用鋼塑復合管,可以防止水管銹蝕而污染水質;砌塊選用伊通砌塊,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保溫隔熱效果,更加節環保;同時其防火性和強度方面都有所提升。
四、綠色建筑評估機制
4.1
綠色建筑評估存在的問題
當前,隨著我國綠色建筑行業不斷成熟和發展,而在發展的背后依然出現能源過度消耗和浪費,結合我國綠色建筑實際情況和綠色建筑評估機制發現其評估機制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1)評估指標內容不夠深入;當前我國綠色建筑理念主要表現在“四節一!睅讉方面,在實際評估過程中,僅僅將評估標準局限在綠色建筑節能效果、節水率以及節能環保以及舒適度等方面,對綠色建筑管理機制不夠重視等。
(2)
評估重點主要集中在項目成型后,對過程控制不重視;例如,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準》中要求公共建筑在投入使用一年后進行評價等.此外,在具體實施中,技術準備相關管理經費等原因對建筑試點能耗評測和計量上不夠完整。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應對綠色建筑項目管理的運行模式進行管理,保證各個項目在建設初期以及規劃管理過程中體現綠色建筑理念。
(3)當前綠色建筑評估標準執行率低.綠色建筑評估系統只是將評估環節定義在一個具體焊接,沒有作出一個系統化、深度化、規范化的推進。例如,在我國相關建筑中熱負荷偏差大,在長期使用中,能源浪費嚴重,再實際建設中,部分施工單位擅自取消節能設計。
4.2
綠色建筑評估機制
綠色建筑評估體系中,要對建筑的規劃設計、建設基本設施、建筑形態,控制過程、建筑技術、綠色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周邊環境和地理位置等進行綜合考慮.目前,我國對綠色建筑評價考察的主要指標有:
(1)
環境;考察評價綠色建筑受到使用材料、建筑物周邊環境以及人文環境的影響。
(2)健康;建筑物對周邊環境質量的影響。
(3)規劃;在建建筑物和周邊環境的融合對城市整體環境和交通等的影響。
(4)設計;綜合考察設計人員在建筑設計過程中的設計水平、對綠色建筑的理解以及在設計中采用的設計技術和理念等.
(5)經濟影響;主要考察在建設中綠色建筑物所采用的經濟指標和相關節能管理中所發生的費用。評價機制包含了對環境標準和相關評價標準的確定,同時結合建筑物周邊環境、資源、經濟以及文化等特點,完善了綠色建筑評估體系。通過對綠色建筑評估指標的分析,可以全面反映出一個城市的綠色建筑評估的最高標準。
五、結語
綠色建筑和城市的發展息息相關,對人們的生活和周邊環境有著很大的影響.隨著綠色建筑的發展,綠色建筑技術和建筑材料的應用將更加廣泛,會給建筑物帶上一種“新冠”。同時,綠色節能和舒適度等先進的設計觀念將深入人心.本文在研究綠色建筑指標時,對能源的使用,能耗等方面的標準研究不夠深入,在投資、固化、實施和運營方面的研究過于片面。